攻堅克難,守護百姓食品安全
講述人: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農業(yè)大學動物醫(yī)學院教授沈建忠
記者 陳鵬
【篤行不怠 不負人民】
悠悠萬事,吃飯為大。我國有14億多人口,每天一張嘴,就要消耗70萬噸糧、9.8萬噸油、192萬噸菜和23萬噸肉。
在2022年全國政協(xié)十三屆五次會議聯(lián)組會上,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,保障肉類、蔬菜、水果、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,缺了哪樣也不行?倳浀闹匾甘荆闪宋覀兗缟系氖姑,也激勵我們在食品安全科研戰(zhàn)線攻堅克難、不斷進步。
動物源食品安全問題是我的主要研究領域之一,它和生產源頭有關,也與食品安全檢測的便利程度有關。在一片試紙上滴幾滴牛奶,僅憑肉眼觀察,一兩分鐘便能準確判定出三聚氰胺、抗生素殘留是否超標。如今,這種檢測手段已在全國普及。
10多年前,動物源食品中獸藥及有害化合物的殘留問題嚴重,但我國自主研發(fā)生產的快速檢測產品卻寥寥無幾。當時,那些“不起眼”的試劑盒大部分還依賴進口,要價可能高達數(shù)千元一個,受制于成本,大規(guī)模開展食品安全檢測難度很大。
這些年,我和團隊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,發(fā)明了系列核心試劑配方和工藝技術,構建了一個涵蓋主要獸藥、霉菌毒素、非法添加物,庫容量超過500種的抗體資源庫,滿足了日常檢測的需要,為應對食品安全突發(fā)事件提供了儲備。
值得一提的是,檢測速度加快的同時,檢測成本也大大降低了。在國內同行的不懈努力下,近10年時間里,國產藥物殘留檢測試劑盒價格大幅下降,市場占有率從不到20%提升到80%。
解決了試劑盒的問題后,我們還發(fā)現(xiàn)很多新型獸用抗菌藥物臨床療效,往往與實驗室結果相差甚遠。這是什么原因呢?
原來,這些細菌在藥物長期作用下產生了耐藥性。如果耐藥細菌大量繁殖、廣泛傳播,最終會造成畜禽治療無效和藥物殘留加劇,后果嚴重。
帶著問題,肩負使命,我們科研人員繼續(xù)跋涉。截至目前,我們在該研究領域已有多個重要的“首次”發(fā)現(xiàn),明確了養(yǎng)殖業(yè)使用多黏菌素對人類健康的潛在風險,為我國相繼出臺獸用抗菌藥使用及耐藥性管控政策,提供了關鍵性的科學依據和理論支持。
未來,我還將繼續(xù)帶領團隊,在科學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道路上不斷求索,讓中國人餐桌上的食品更豐富、更安全。